找到相关内容497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寒山唐代著名诗僧

    : 有人笑我诗,我诗合典雅。不烦郑氏笺,岂用毛公解。不恨会人稀,只为知音寡。若遣趁宫商,余病莫能罢。忽遇明眼人,即自流天下。 这两首可以看到做寒山的诗论,是他对诗的见解。他不愿为那些“蜂腰”、“鹤膝”所束缚,不理会那些“王秀才”之流的指责,仍然我行我素,在通俗化的方面开拓前进,并自信终会遇到知音;诗人的这一预见,后来得到了证实。 类似他的诗风的,尚有拾得、丰干两位和尚。传说丰干、...

    戴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251895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“阴相应品”修行要领

    所求,求什么?当然是求自在、求如意、求一切顺我,顺我则乐,逆我则苦。顺我是知音,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;不顺我就不是知音,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。 如何调伏欲贪?乃至断除、超越?一一经、一二九经、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152807.html
  • 浅谈《西游记》里的佛道思想

    很好。作者指出:“猿猴道体配。人心,心即猿猴意思深。大圣齐天非假论,官封弼马是知音。马猿合作心和意,紧缚牢拴莫外寻。万相归真从一理,如来同契住双林”。佛门一直把“心猿意马”视作修行的障碍,必须首先降伏。...颠倒用,功完随作佛和仙。”  由于《西游记》主要是一部小说,作者只能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其修道思想。事实上,古人谈修炼的著作大都取喻设譬,隐晦难懂。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“大道难言”外,难遇知音恐怕也是古人...

    尹志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0266115.html
  • 学佛十字路口—择法觉支

    舒服其实是有违己意的,想走出去,才发觉手脚被盔甲压住了,想脱去盔甲,又怕没安全感,但穿着盔甲即使走出去也没法拥抱他人,人与人的距离感又把我们带回象牙塔里,继续武装自己,活在自己世界中。这好像人想觅知音,可是因自己都不认识自己,所以觅得的知音都是「臭气相投」的兄弟罢了。这也是因缺乏择法觉支的结果,好朋友交不到,交到的却是引发习气的。  我们要走向开阔的天空,须要开始放松自己,去勇敢拥抱外面的世界,直到...

    杨云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280074209.html
  • 《西厢记》发生地: 永济普救寺莺莺塔

    多年之后,他开始“科技考古”,将其中奥妙一一揭示。   从2007年12月24日至今年初,中央电视台播出科技专题片“普救蟾声之谜”,让这位探秘者走入公众视线。   莺莺九声他为知音   从永济县城...”,终遇知音。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应县木塔   应县木塔“爱它就别给它添针”   1056年建成,应县木塔已有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53484853.html
  • 走近北京百姓的阅读生活

    ;眼亮”。 报亭 文学刊物有知音 北京方庄邮局前的马路上人头攒动,路旁的报亭报刊种类非常丰富,从传统文学期刊到青春文学杂志,从百姓生活到时尚名苑,各类读物...交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。《北京晚报》在报类中一枝独秀,受到了几乎所有亭主的肯定。期刊方面,传统文学刊物风采依旧,《读者》、《知音》继续受到新老读者的追捧,报亭的销量反映普遍不错。不过对其它刊物销售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4210288534.html
  • 保国寺的馆藏砖雕

    学成连。知音独有钟期子,流水高山记昔年。”俞伯牙据说是春秋时期的乐师,善弹琴,也善谱曲,惜罕有知己。一日在汉阳江口遇钟子期,听出自己所奏琴曲中的高山流水之意,遂成莫逆。后钟子期病故,俞伯牙十分悲痛,摔碎爱琴以祭之。后世便称好友为“知音”或“高山流水”。   商山四皓——“商山四皓图。”传说秦末时二世暴虐,天下大乱,于是东园公、夏黄公等四位才智卓绝、富有盛名、年皆八十余的老人遂入商山隐居,因须发俱白...

    余如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2690742.html
  •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三: 天隐禅师的遗诗

    天隐道崇禅师深得佛法,知音晓律,著有《天隐道崇禅师语录》七卷本,皆以散失。1997年由凤冈县政协宣教委编辑的《凤冈历代诗词选》,及1994年版《凤冈县志》均录载有天隐《梅花诗》一首:“湘竹架厨通泉径,烹茶煮水三足崎。万古徽猷高过石,梅花千树岁寒时。”其实这首诗并非天隐原作,前两句是康熙56年(1717年)石阡黄良佐游中华山时写下的,编《凤冈历代诗词选》一书时由于冉鸿逵老师误记为天隐诗句。...

    胡启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2158850.html
  • 庵中茶苦

    上,静静地安放一只古琴。泠泠七弦,高山流水,待知音来,即可一挥。邻近琴的墙上,挂一画框。框内,一枝硕大的芭蕉,掩映着一小方桌;桌上一瓶花,怡然开放。眼前这瓶花,叫什么名字?我不知道。看着它,我想起唐代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563270.html
  • 孔子、老子、禅语

    人们不要忘本?“顺水推舟”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?“高山流水”是知音,“行云流水”为妙境。让我们“如鱼得水”。领略人生的“山青水秀”,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”   “善心”的智慧当“如水”之充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74863514.html